靈石石膏山旅游攻略
1.石膏山有那些好玩的景點了
石膏山是一座歷史名山,它不僅有著非常豐富的人文景觀資源,更有著彌足珍貴的自然景觀資源,山上林木繁茂,滿目蒼翠,林間松柏相映,林下奇花異草,更有奇峰峭巖兀立,大小溶洞天成。
故石膏山之景觀有雄、奇、青、秀、巧之說。 雄指石膏山山勢雄偉,氣勢磅薄;奇指石膏山奇洞怪石,琳瑯滿目;青指石膏山松柏濃郁,四季長青;秀指石膏山天河旖旎,泉秀水麗;巧指石膏山洞中藏寺,巧奪天工。
石膏山古十景 石膏山景觀的最大特色就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高度交融,并且以自然景觀為基礎。石膏山最豐富的人文景觀即西峰羅漢頂上、中、下三巖洞內的佛寺建筑,相傳其最早建于1500余年前的北齊,有據可查的歷史可追溯至600余年前的明初。
在漫長的歷史年代里,石膏山上的佛寺,始終建筑于三巖溶洞之內,雨淋不著,風吹不到,遠觀之但見林莽蒼蒼,近視之方現寺宇樓臺。如此獨特景觀,為石膏山所僅見,稱之為“梵音洞天”。
在“梵音洞天”周圍,分布有石膏山古十景,大多選自自然景觀。 這十景在舊《石膏山志》中的記敘是: 膏石疊翠:膏石者,即上巖抱佛真身之石膏也,在洞內白衣殿后。
相傳白衣大士涅 處,感神下流石液,干結堅石,抱裹真身,中留一口,大如碗,垂千余年,至乾隆時,口尚未閉,今已閉塞不見真身。細察此物,似石非石,似膏非膏,層層結起。
蓋是崆洞石精,色澤鮮美,蓊翠可觀,形與海鳥無異。人登其上,恍若徐福游蓬萊也。
山因之以得名。此石為神石,人若誠心拜禱菩薩,將此石取回以炭火煅煉純熟,研為細末,用紅白糖沖服,可治一切寒火雜癥。
然非若湖省之石膏,可作出產變賣。 蓮池凈泉:在羅漢頂東下里許,一名蓮華池,又名凈身窯。
相傳白衣大士修成后來此潔凈身體。大小水池二十四個,象春夏秋冬二十四氣。
池內光滑,池外石質為鱗片形,似蓮花初蕊,池池皆然,等次不亂。自下而上,一層高一層,又象蓮臺,池內有水,四時泓然,不涸不溢,真仙境也。
龍潭神泉:龍潭在上巖龍王洞內之旁,四面皆石,其形似潭。其水不見來處,時常湛清,旱不涸,雨亦不溢,味甘美,飲之爽人心目。
每逢雨澤愆期,村民多來此祈雨,有求皆應,故曰神泉。 茅庵洞天:茅庵在羅漢頂東北,為白衣菩薩修道所也。
洞口向東,名曰朝陽洞,又曰天然洞。洞內有石泉,深尺余,名菩提泉。
泉水四時不竭,昔日菩薩飲之得道,因此菩提得名。人若常飲此水,能明心見性。
后一窯,名曰禪定窯,口小內寬,可容數人坐功于內,人莫知之。 羅頂松濤:羅頂在抱拂洞之東,名曰羅漢頂,當本山之正脈,頂中聳立,名為聳翠。
相傳此山有僧成四果羅漢,涅 此地,因此得名。喬松林立,株有數千,松色蒼蒼,蔚然深秀,而怒風常號,松聲不息,遠聽之若海濤,故曰松濤。
鐘泉澄澈:鐘泉在鐵佛巖下里許,系地內鐵鐘一口,鐘口仰上,口徑可三尺,深可四尺余。水在鐘內,不見來去,四時泓然,旱不涸,雨亦不溢。
水色湛清,味甘美。昔有一僧至此,言說此水與西方八德池中水味相同,必是佛由西方運來,故又名曰:“八德鐘泉。”
何為八德?一澄凈,二清冷,三甘美,四輕軟,五潤澤,六安和,七除饑渴,八長養妙根。此鐘可容水十擔,若連汲數十擔,泉不竭;數日不汲,泉亦不溢。
即來者有百余口人,也是足用,誠神鐘也。鐘之來歷,年久失考。
相傳有二兔抬鐘上山獻神,至此遇人沖破,二兔丟下就跑。此話雖然不經,然按此鐘之重量,此山之崎路,非得神助,人力萬難運上也。
樹塔玲瓏:中巖之前有地畝余,中有古杄一樹,粗可兩圍,高可十二丈,橫無大枝,從下往上二十余蓬,一蓬小似一蓬,層層收縮,形同寶塔。入目透澈,仿佛玲瓏,樹當梵音洞前,儼然一座天然寶塔也。
故風雅之士臨止,多有題詠。 云路橫空:云路者,中巖至上巖之石梯也。
峭壁之中,一線鳥道,昔時以木欄邊,臨斯境者,無不膽戰心寒。同治元年,菩薩顯異,用火開鑿,外又砌磚為欄,從此危險既無,人可上下。
欄共五十三垛,系按五十三參,每值元宵佳節,出燈五十三盞,遠視儼若火龍,誠仙境也。 回顧柏龍:柏龍在梵音洞天竺寺山門上高約五、六丈之峭壁間。
系古柏二本,橫于巖空,外一本大如斗,宛如龍頭;內一本二枝歧分,屈曲蜿蜒,儼若龍尾。二本相距丈余,仰之又似藏于壁中。
誠美觀也,因名之曰柏龍。 天門壯觀:視云路西南而下數十武,為天門,名曰南天門。
右倚峭壁,仰可百仞;左臨高巖,下視千丈。而且樓閣高立,頗壯觀瞻。
凡屣茲山仙境者,舍此則莫可通也,誠山之關隘矣。 此十景,都是很具體,很典型化的景觀,且都集中在西峰主景“梵音洞天”周圍。
這是因為古時石膏山未曾開發,游人眼見之石膏山,也即唯此而已。 今石膏山五大景區 石膏山紅葉 今日之石膏山,規劃有五大景區,分別是觀光度假核心區,高山流水度假區,花石巖主峰觀光區,山林野趣森林探險區和白楊河野營探險區。
在觀光度假核心區內,又有若干分景區,其中心仍是天造地設的梵音洞天。上、中、下三巖洞內建筑金碧輝煌,巧奪天工,洞外步步有景,景景不同。
高山流水度假區內,天河之水長流不息,滴水冰瀑以靜制動,人工建筑。
2.靈石石膏山導游詞150字
石膏山,雄踞在太岳山北段,為太岳山主峰之一,海拔2532米,位于靈石縣城東南約35公里,北距太原185公里。與介休綿山、沁源靈空山鼎足而立,是省級風景名勝區。風景區總面積約75平方公里,已開發的游覽面積約20平方公里。這里,奇峰疊翠,高人云表,風景奇特。每當春末或初冬,山下已是春雨沙沙,或秋雨綿綿,山上依然是白雪皚皚,蔚為奇觀。
石膏山風景區現已開發的游覽面積約二十平方公里,在主峰海拔1500至1800余米處,天工削出一塊高約三四百米,寬約二三百米的斷崖絕壁,絕壁面向南,東西兩翼延伸回抱,其形勢就象一只橫躺著的巨大金元寶。在元寶腹內,即斷崖間,自下而上分布著三層石灰巖溶洞,下巖和中巖尤大,長寬高均在數十米之間,石膏山的寺廟便全部建筑在這些天然的溶洞中。有詩贊云:“千年古寺洞中藏,半崖松柏依云栽”。 石膏山的上、中、下三大巖洞中,下洞最大,惜洞內寺院毀于戰火。中洞內有“天竺石剎”,因風雨不至,殿宇佛像色彩鮮艷,金碧輝煌。寺旁有龍洞、鐘泉,淙淙有聲。上洞塑有白衣觀音石像,旁有溶巖石鐘乳,石筍等景。
3.靈石紅崖大峽谷和石膏山哪個景點好
風景各有千秋,具體哪個更好可能因人而異吧,畢竟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。
靈石紅崖大峽谷:
屬于太行山系,是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八大景區之一,是太行山系所有景區中唯一同時擁有峽谷景觀、亞高山草甸景觀、原始次森林景觀、多樣化氣象景
觀和豐富人文景觀的原生態旅游勝地。景區總規劃面積3640公頃,溝深20余公里。峽谷內峰巒起伏、溝谷交錯、林草豐茂、溪流縱橫,不僅地貌類型多樣、物
種資源豐富、四季景致如畫,而且完好地保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。紅崖大峽谷北與綿山景區毗鄰,南與石膏山景區接壤,東以將臺景區為界,西與王家大院隔河相望。
石膏山:
雄踞在太岳山北段,為太岳山主峰之一,海拔2532米,位于靈石縣城東南約35公里,北距太原185公里。與介休綿山、沁源靈空山鼎足而立,是省級風景名勝區。風景區總面積約75平方公里,已開發的游覽面積約20平方公里。這里,奇峰疊翠,高人云表,風景奇特。每當春末或初冬,山下已是春雨沙沙,或秋雨綿綿,山上依然是白雪皚皚,蔚為奇觀。
4.靈石紅崖大峽谷和石膏山哪個景點好
風景各有千秋,具體哪個更好可能因人而異吧,畢竟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。
靈石紅崖大峽谷:屬于太行山系,是太岳山國家森林公園八大景區之一,是太行山系所有景區中唯一同時擁有峽谷景觀、亞高山草甸景觀、原始次森林景觀、多樣化氣象景觀和豐富人文景觀的原生態旅游勝地。景區總規劃面積3640公頃,溝深20余公里。
峽谷內峰巒起伏、溝谷交錯、林草豐茂、溪流縱橫,不僅地貌類型多樣、物種資源豐富、四季景致如畫,而且完好地保持了良好的生態環境。紅崖大峽谷北與綿山景區毗鄰,南與石膏山景區接壤,東以將臺景區為界,西與王家大院隔河相望。
石膏山:雄踞在太岳山北段,為太岳山主峰之一,海拔2532米,位于靈石縣城東南約35公里,北距太原185公里。與介休綿山、沁源靈空山鼎足而立,是省級風景名勝區。
風景區總面積約75平方公里,已開發的游覽面積約20平方公里。這里,奇峰疊翠,高人云表,風景奇特。
每當春末或初冬,山下已是春雨沙沙,或秋雨綿綿,山上依然是白雪皚皚,蔚為奇觀。
戶外線路
熱門文章
- 旅游攻略
- 旅游資訊